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南海西部海域石油天然气税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7:48:38   浏览:89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南海西部海域石油天然气税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南海西部海域石油天然气税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对南海西部海域石油天然气税收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机构设在海南、广西,但不直接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企业,按现行税法的规定,改由当地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有关税收中属地方收入的部分归属当地。目前机构设在海南的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三亚办事处(招待所)、海口办事处(招待所)、三亚平台制造公司、三亚堪索利公司,
由海南省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设在广西的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北海办事处(招待所)和涠州岛碳黑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今后陆地上的新建企业,不分投资对象和隶属关系,凡其业务不属于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均由所在地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所征税收属地
方收入的部分归属当地。
二、油气勘探开发企业发生在海南、广西境内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和陆地上的营业税等属于地方收入的税种,按照相关税收条例的规定和税收归属的一般原则,由当地税务机关负责征收,收入归属当地。在广东境内的上述税种的征收维持现行办法不变。
三、南海西部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增值税、发生在海域内的营业税、油气企业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继续由广东湛江海洋石油税务分局统一征收。对其中的增值税、海域内的营业税及相应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按照以下办法分配:
(一)对来自广西涠州岛附近油田的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1998年的实际入库数为基数,基数内部分归湛江,超基数部分,由广东和广西5∶5分成。
(二)对南海西部海域其他油气田的增值税和海域内发生的建筑安装营业税及相应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1998年的实际入库数为基数,基数内部分归湛江,超基数部分,由广东和海南5∶5分成。
(三)每年年终结算时(2月底),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向财政部分别报送经当地国库和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盖章的来自广西涠州岛附近油气田、南海西部海域其他油气田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及南海西部海域其他油气田的建筑安装营业税的实际入
库数,财政部据此办理广东、海南和广西之间的结算。
四、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请遵照执行。



2000年5月2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离休老干部住房问题的暂行办法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离休老干部住房问题的暂行办法
厦门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劳动人事部劳人老〔1982〕10号文规定,“离休干部住房有困难的,就地安置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优先解决;确实无力建房的基层单位,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房管部门负责解决”。据此,并结合我市实际,对解决离休老干部住房问题,确定如下暂行办法:
一、安排住房标准,今后应按照国发〔1983〕193号《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城镇住宅标准的规定》办理。已经建成或正在施工建设的离休干部住房。可按住房设计的实际情况,参照省人民政府闽政〔1983〕54号文规定办理,即离休干部(包括离休后留在身边子女)住房的
使用面积为:地专级65~85平方米;县处级50~70平方米;其他干部30~50平方米。(自己有私房的亦应计算在内)。
二、离休干部的住房应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在市规划部门统筹规划下,按系统或局(公司)统建安置点。安置对象是十八级以上的离休干部。建房资金以单位或系统自筹为主,确实有困难的,由市财政酌情补助。对于经过市财政局、老干部局审定确实无力建房的单位,每年从市房
管部门统建房中,专款划拨一部份资金进行建房,由老干部局统一掌握分配,逐步解决这些单位十八级以下离休干部的住房问题。
三、离休干部住进安置点或分得住房后,其原有住房原则上应该退出。因子女多不能全部随同进入安置点的。应由子女的工作单位或原房屋的产权单位在规定标准以内给予安排;离休干部子女所在单位在分房时,对他们应一视同仁。统筹安排,不得把住房困难推给他们父母的所在单位

四、离休干部退出来的住房,由产权单位收回,另作安排。
五、随同离休干部住进安置点的子女住房问题,按闽委〔1975〕综字030号《关于退休干部安置点接收安置干部的请示报告》的通知精神执行。
六、外地来我市安置的离休干部,可由房管部门提供商品房,并给予一定的优先照顾。

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一九八四年元月廿九日



1984年1月29日

银川市行政审批责任及其追究暂行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


银川市行政审批责任及其追究暂行办法

(2002年11月14日银川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2年11月27日银川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公布)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审批职能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责任追究。

第三条 行政监察部门负责对违反行政审批规定的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各有关主管部门按人事管理权限,依法对违反行政审批规定的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第四条 对违反行政审批规定的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到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五条 行政机关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必须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没有法定依据,超越法定权限,滥用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实施的行政审批无效。

第六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审批,不得向申请人提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以外的其他任何不正当要求。

第七条 行政机关必须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监督、责任追究等事项,加强内部监督,确保依法实施行政审批。

第八条 违反本办法和《银川市行政审批暂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申请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的;

(二)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三)申请人报送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时,未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送的材料的全部名称和内容的;

(四)不受理或者不予批准行政审批申请,不依法说明理由的;

(五)无充分理由在行政审批期限内未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

(六)向申请人提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以外的其他任何不正当要求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限期撤销或者依法撤销原行政审批决定;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设立审批事项,或者对已取消的审批事项继续实施审批的;

(二)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

(三)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

(四)依法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作出行政审批决定而未经公开招标、拍卖即作出行政审批决定或者不依法根据招标、拍卖结果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

第十条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审批决定后,不依法履行监督责任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收费的;

(二)不按法定标准收费的;

(三)不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

(四)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所收取费用的。

非法收取的费用,由物价、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或收缴国库,并依法追究责任人员的经济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